1. 企业概况

    企业简介

    领导关怀

    工程案例

    集团简介

  2. 新闻资讯

    企业动态

    集团资讯

    行业资讯

    媒体关注

  3. 荣誉资质

    资质证明

    国家奖项

    获奖总结

  4. 企业文化

    办公环境

    文体活动

    公司会议

    党建活动

    工程现场

  5. 代表工程

    奖项工程

    宾馆酒店

    商场

    办公空间

    医疗卫士

    保险金融

    影院场馆

  6. 人力资源

    招贤纳士

    在线应聘

  7.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在线反馈


新闻资讯

企业动态
集团资讯
行业资讯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12月或进入审批阶段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计划今年12月底进入审批阶段。”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叶明在2013-2014年度“广厦奖”获奖项目企业经验交流会上透露这一消息。他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对建筑产业现代化******鼓励政策。

  他也强调建筑产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即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工业化信息化对建筑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效率效益和质量。

  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差甚远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现状怎样?叶明指出,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具有普遍性,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问题主要体现在五点:一是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二是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三是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四是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五是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

  叶明称,项目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脱节,这些都是管理问题,方法很粗放。劳动力综合素质也偏低。由此造成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低。

  国家正不断加大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视力度。今年4月,国务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5月《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9月住建部部长陈政高部署六项重点工作,第四项工作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按照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第一个目标要求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全国各省区市具备相应规模的部品建设能力;第二层目标要求是,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应率先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第三个目标要求是,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住宅新开工总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全国大概有20多个省市都针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叶明说,全国建设了一大批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去年年底大概31家,到年底又增加20多家,加起来已接近60家左右。

  推进机制需建立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二是部品生产工厂化,三是现场施工装配化,四是结构装修一体化,五是过程管理信息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于什么呢?叶明说,它等于现代科学技术加上企业现代化管理。在发展初期是多种模式并行,一个是以房地产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如万科是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一体;一种是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一种是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施工代建模式。

  当然,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加上装配化。最近几年,叶明注意到,一些企业通过几年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研,研制出一些预制装配式的技术、施工工艺和工法,结果在施工过程当中仍用传统的方式来施工。

  当然,对于建筑产业现代化面临的上述问题,叶明建议说,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还要激励技术创新和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8-20 11:45:23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金螳螂插上E翅膀 打造全新产业链  下一篇:2015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

Copyright 2015 DONGZHAO CHANGTAI GROUP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8102417号-2   

在线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邮箱登陆